close

心智圖法雙值分析應用

 

每個人一天都要做超多選擇,透過一連串事件的選擇,得到了相關的結果,像是結婚要去哪度蜜月,可能取決於雙方的期待跟意願,也牽扯到可行性的資源問題,像是如果有一筆十萬元的預算,那麼小倆口可以到法國巴黎去度蜜月,但如果是預算只有一萬元,恐怕只能到淡水八里度蜜月。這樣為難的情況,經常出現在我們自己與周遭人身上。

 

通常我們怎麼做決定?很多人是看到做完決定的好處,但我個人偏好除了看好處外,更要看作了這決定的壞處跟衝擊是什麼?當我盤點了壞處跟衝擊後,我是否可以接受這樣最壞的情況呢?如果可以接受,那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行動就是。

 

只是如果只是衝動行事,也無法提升人生品質,就像陳怡安老師說過,人不能活得粗枝大葉。那中間過程怎麼評估跟判斷好壞的思維,將是決定結果的關鍵。很多人都說不知道怎麼思考做決定比較好,都是在腦中思索,難免掛一漏萬,那怎麼辦呢?或是會出現一種猶豫躊躇的心情,這讓我想到一首元曲,姚燧的〈寄征衣〉:「欲寄征衣君不還,不寄征衣君又寒。 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白話文是指先生出門在外許久不歸返,妻子日夜思念。此時正逢天候寒,希望寄人托衣讓先生好保暖;但也擔心先生穿上暖衣之後,就不回來,反而離家越來越遠。若不寄給先生,就怕先生冷跟受風寒,萬一病倒怎麼辦?因此寄與不寄之間,真的是讓妻子好生為難。古人透過詩詞深刻描繪做決定的兩難,現在讀起來也很有共鳴。那要怎麼做才能把腦中做決定這件事視覺化跟盡量全面分析呢?遇到兩難的時候,我們該如何來抉擇呢?我覺得心智圖的雙值分析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希望可以透過雙值分析,讓大家減少左右為難的情況。

 

話說雙值分析的最早來源是富蘭克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這樣的一種習慣,取出一張紙,拿筆在上面畫一條線,左邊寫上做這個決定的好處,右邊寫上做這個決定的壞處。應用這種方法在銷售上達到很好的效果,因此稱之為「富蘭克林成交法」,又稱「理性分析成交法」,就是鼓勵潛在客戶去考慮事情的正、反面,突出購買是正確選擇的方法。顧客在面臨作決定的關鍵時刻,總猶豫不決。這時你拿出一張紙,將購買產品的優點寫在左邊,不買這種產品的缺點寫在右邊,然後讓顧客一一分析優缺點。你就在一旁幫助顧客記憶優點,至於缺點就由顧客自行評估了,這是業務思考促成成交的模式。如果是自己使用呢,就必須把優點跟缺點考量進去,因為希望通盤考量做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

 

作法如下:

 

  1. 先在中心主題寫下一件難以決定的事情,像是「我要不要接受這份新工作?」,「我要不要搬家?」,「我留學該去美國還是歐洲?」,等等。在中心主題寫的時候,要能夠明確指出Yes/No,這樣在分類上做決定比較清楚,盡量避免三個選項以上,因為往往分析完,還是無法做決定。
  2. 左右各長出一根主幹,一邊寫「要」,一邊寫「不要」。接續展開枝幹分成兩區塊,分別是「優點」與「缺點」,之後展開展開優點、缺點的分析。
  3. 之後利用心智圖法的水平思考列出所有影響該決定的因素要項,之後判斷好處與壞處,根據每個項目給予分數1-10分。
  4. 最後將同一主幹的所有選擇分數相加,例如將「要」的分數相加得到的總分為46分,「不要」總分為23分。因此做決定選擇「要」是整體看來比較有利。

 

我通常腦袋中沒有太多需要做雙值分析法的決定,因為大多數我都會拆解更小的問題,只是並非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擅於拆解,那麼心智圖法的雙值分析,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好方法。因為你會發現,做決定時,自己是有所選擇跟取捨的。想清楚,才能夠過比較沒有遺憾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趙胤丞 的頭像
    趙胤丞

    胤嚮筆記

    趙胤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