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胤嚮筆記262《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
- 作者: 緒方俊雄
- 譯者: 林巍翰
- 出版社:方言文化
- 出版日期:2018/12/26
- 語言:繁體中文
每週一曲:壞的好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mkeLlJokY)
『你是一個好人!』這句話看似正面,其實背後有很多的意涵,女生對男生說的話,通常他對你沒有興趣,而是淪為工具人的角色。往往忙別人的事忙到昏天暗地,自己的人生卻沒有進展,這樣的人我不時會看到,但如果問他/她為什麼要這樣做,總會聽到一個答案:我沒辦法!但是真的沒辦法,還是沒辦法只是一個說詞。如何讓自己活得有界線卻又不糾結,我覺得這是需要學習的。
而《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看似很像雞湯文的書名,但一翻開閱讀,會發現自己過往在心理系時到醫院諮商見習的時光,作者緒方俊雄先生是日本執業的臨床心理師(日本稱為臨床心理士),從社會中好人設定切入來探討我們的『好人』人生出現什麼問題,如何導向成為『真正的好人』的生活形式,以及沒有覺察留意可能會出現的相關心理徵狀與疾病,我覺得做了很有條理的分析跟說明。心理界限是為了讓自己遇見更好的自己,請把將重點放在「為什麼了解了道理卻做不到」,以及「究竟該如何才能解脫『好人』的枷鎖」,我覺得是閱讀這本書《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必須有的閱讀意識。誠摯推薦《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
以下是我讀本書有感的重點摘要:
- 好人是什麼?用一句話來形容這種人,就是「忠誠的部下」和「值得信賴的同事」。不管是任何團體都會希望成員裡面至少有一位這樣的人物存在。二十到三十歲前段的男性「好人」,和上一世代呈現出不同的氣質,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夫妻兩人都有工作」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因此,他們會主動參與家事和育兒,可以稱其為「育男」世代。
- 「好人」的十大特徵:
- 總是很疲倦,做事瞻前顧後
- 身體不好,大多自律神經失調
- 深怕被人討厭
- 「加油」、「忍耐」、「以聖人君子為榜樣」
- 「你決定就好」,習慣扮演配角
- 放棄思考,總是「沒意見」
- 優柔寡斷,小事情也慌慌張張
- 只想等問題被解決,不想解決問題
- 受不了獨處,渴望找人依靠
- 有一堆「一定要」做的事
- 好人碰到的問題,幾乎都是從人際關係中衍生出來的。個人的經驗是,來到我這裡做諮商的「好人」,當然也有關於疾病、面對親人的死亡、失業、破產或遭受天災所帶來的問題,但是其中九成的煩惱,還是集中在由人際關係所引發的問題上。雖然,過上幸福的生活,是每個人的願望,但因為人和人之間會總會彼此傷害、互扯後腿,讓我們很難體會到幸福的感覺。
- 尤其當另一半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那麼不論對男性或女性來說,恐怕待在家裡比待在公司裡還要緊張,壓力更大。如果另一半是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你有可能碰到了對方的逆鱗而不自知,一旦踩到「地雷」,後果可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遇到這種事情,有些男人可能就會選擇沒有意義的加班,或和同事們下班後去喝個痛快,以盡量延遲回家的時間,做為自己微不足道的抗議。
- 對人生中的問題,最終還是得由自己去找出答案才行,而且還必須為自己選擇的結果負起責任。因為答案是自己得出來的,因此就算必須為此吃點苦頭,也還在能夠忍受的範圍之內。
- 為什麼認真又愛乾淨的「好人」家中,會變成這副烏煙瘴氣的模樣呢?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一樣要從兩個極端的狀態才能解釋。當「好人」決定要打掃衛生時,不做到一塵不染的程度,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就算家裡並沒有訪客要來,還是要把屋裡收拾的乾乾淨淨才行。有時候做的太過徹底,讓人家還以為走進了樣品屋呢。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要維持這種程度的清掃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每天光是要應付工作都已經忙不過來了,星期六日還有和朋友聚會等事情要做,如此一來當然不可能把打掃衛生做到極致。既然如此,適度的打掃一下環境衛生不就夠了嗎?但是壞就壞在,「好人」的字典裡沒有「適度」這個詞,既然目前無法將掃除工作做到極致,那麼就等到可以完成的那一天再來做吧。
-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養育孩子要拿捏好分寸。」意思是過度順從或嚴厲的對待孩子,都不是養育孩子的好方法。可是自尊心和自我效能較低的母親在教育孩子時,往往會選擇「鞭子或蜜糖」、「過度干涉或放任不管」之類的兩個極端,她們無法成為夠好的母親。威尼科特說過:「(成為夠好的母親)不是靠閱讀育兒書籍就能學會的。」如果一位母親的自尊心和自我效能很低的話,就算她看了再多相關的著作,也不可能變成「夠好的母親」。
- 做人生的主角,不再跑龍套:「好人」就如同變色龍,會利用保護色讓自己同化於周圍的環境,過著低調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大過不犯」是生存上至關重要的課題。因此雖然是自己的人生,可是通常都是由其他人來扮演主角,「好人」自己所扮演的,則是幫主角抬轎的配角。如果真過著這種人生,當「好人」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時,難道不會有遺憾嗎?賦予我們每個人獨一無二生命的上天看到了,又會做何感想呢?為什麼「好人」為了取悅他人,自己卻活得卻像個奴隸?因為他們雖然一心一意、持續不斷地付出,卻始終沒有活出真正的自己。
- 那麼從實際面來看,「好人」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脫離「好人」的束縛呢?
- 放下「非做不可」的守則。
- 平衡人生,努力 就好:一體適用的「八十分哲學」。
- 活化副交感神經,學習紓壓法。
- 說出意見,為自己作主:說出意見,不當「無臉男」。
- 放慢腳步,重拾喜怒哀樂的感動。焦躁,是過度壓抑的警訊。再怎麼忙,心不能亡。
- 接受自身缺點,坦率自然受歡迎:因為接受自我,才能接納他人。
- 給自己多點肯定,人生更愜意:真正的好人是接納自己的,正因他的心靈富足,所以能將關懷的對象擴展到身邊的其他人身上。真正的好人心胸開闊,相對的,其他人也樂意接納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