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卡爾‧紐波特 新
- 譯者:吳國卿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7/07/25
- 語言:繁體中文
每週一曲:Concentra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_CKn_Ryd8)
《深度工作力》這本書七月份出版時,身邊已經不少好朋友已經在討論,閱讀眾多朋友的書摘與景仰人物(翟本喬先生、鄭國威先生、V大、斯棓兄、蔡依橙校長)推薦序,早已入手。拜讀後深感《深度工作力》這項能力我一直覺得自己運用不夠純熟,依然有進步的空間,但也帶給我重新的反思。常常反省自己被事情推著跑,要能夠隨時進入深度思考狀態其實並不容易,身上外務太多,我如何減少淺薄工作的比例,增加深度工作(不被打擾)的時間長度。梳理自己過往深度工作比例,我也很早明白要建立屬於自己工作儀式,只是那是一個人時建立的習慣。
有了家庭孩子後,我的時間更加破碎化,在經過家人溝通討論,家庭排到優先順位第一位,只是每天就是二十四小時,我如何把這麼多事情都做完呢?這樣的想法開始讓我的生活有了負擔,每天早出晚歸,高鐵上依然在工作,就是為了要搶時間。回到家先陪伴小孩,之後盥洗陪伴他們就寢,往往已經是十點多十一點。接下來才是我的工作時間,偶爾為之可以,只是不能長久,人畢竟不是機器,總會疲憊,就算是機器,也要定期保養維修。過往經歷休息不足體力跟精神又無法完全恢復,做事效率更差,反而陷入負向循環的漩渦中。那種窒息感與休息遙遙無期的感受,著實不好受,只能在心中吟唱著齊秦的少了自己。總會想:能否做得少,但做得更好?每個時刻總有選擇,不是嗎?我也重新調整我的注意力分配,就Stephen Covey提到,如何做好能量管理。只是理論知道很容易,踐行才是每天的修煉。
有這樣的自覺是一個開始,陳怡安老師也說過:自覺,是治療的開始。對我而言,自覺也是改變的開始。《深度工作力》本書有整合相關策略與做法,我也有不少收穫與新發現,從八月中開始,我的覺悟就是調整好自己的身心狀態,逐漸把工作範圍縮減,如果別人可以代勞,就請別人幫忙,沒有一件事非我不行不是嗎?其他夥伴做或許做得更好,讓自己盡量縮小,起碼我心裡面不再如此急躁,思緒也相對澄明,我體驗後覺得很有效,在此誠摯推薦!
以下我就部分重點內容摘要:
- 未來社會有兩個群體將脫穎而出成為贏家,並且宣稱有方法加入他們:能與智慧機器一起工作並發揮創造力的人,以及在各自領域成為超級明星的人。要在數位鴻溝擴大之際加入這些活力豐富的群體有什麼秘訣呢?我認為以下兩種核心能力的重要:
- 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
- 在品質與速度上達到高水準的生存能力。
- 連結到之前講的《刻意練習》一書內容:
- 你的注意力必須專注在某個你嘗試改善的技術和嘗試精通的思想。
- 你需要獲得回饋,以糾正你的方法,讓你把注意力放在最有生產力的地方。
- 高品質的生產工作=花費時間X專注程度。
- 深度工作假說:深度工作的能力越來越稀有,正好發生在它對我們的經濟越來越有價值的時候。結果是,少數培養這種能力並在工作生活中善用它的人,將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當深度越稀有,就越值得你投入。然而,你的意志力有限,而且會隨著你使用它而耗盡。發展深度工作習慣的關鍵在於,為你的工作生活建立常規和儀式,減少依靠有限的意志力來進行和維繫不間段的專注狀態。
- 六個策略:
- 確認你的工作哲學:你需要自己的哲學,才能把深度工作納入你的職業生活。講師的備課工作也是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型態,我都會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在這過程中我就會斷絕跟外界的聯繫,只有自己的對話,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同時我也會給自己限定時間,讓自己在一些壓力與目標下產出,我才相對容易管理工作品質與時程安排。
- 建立深度工作儀式:在這變動的時刻中,讓自己的生活規律,我覺得儀式是很必要的。我自己也有一些儀式動作來讓我進入專注狀態,不過這步驟要很真實地問自己,這樣做究竟是儀式或是形式,這其中的差異是,你如何賦予其意義,並與自己的生命更多連結。
- 大動作投入深度工作:要達到深度工作,不只是因為改變環境或是找到安靜的地點,最主要的力量是在於認真投入工作的心理。
- 別獨自工作: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只埋首自己工作,可能做了白工,這時候我也需要與朋友討論課程,如何得到更好的提升。
- 向經營企業般執行:相關內容可以參照《執行力的修練》書摘。
- 要懶惰:就讓自己睡飽吧!事情永遠做不完,不是嗎?定期讓你的大腦休息,可以改善深度工作的品質。
- 培養深度工作力,用最少時間創造最高價值的實用策略。
- 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
- 根據重要少數法則選擇網路工具
- 利用斷線實驗篩選社群媒體
- 別用網際網路來娛樂自己
- 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
- 量化每一種活動的深度
- 確認淺薄工作的時間比率
- 在五點半前結束你的工作
胤嚮筆記Blog:http://yinchengchao.pixnet.net/blog
胤嚮筆記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78926965478177/?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