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 著
孫玉珍 譯
天下文化 出版
導讀心得:
大前研一是我的偶像,非常佩服他對於數據分析能力的掌握程度與洞察力。一個人的經濟再加上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的強連結,這是新時代必須深入探討的行為經濟顯學。推薦!
胤丞閱讀後整理出七個重點跟大家分享:
1. 單身是所有世代最大的族群。而高齡化x少子化x網路化則加深宅經濟。宅經濟是什麼?宅經濟就是生活會變得越來越不需出門,買樣東西都可以宅配到家,房間就是一個人全部得生活空間,
2. 要享受一個人的生活要有20種嗜好,其中最好10種室內娛樂,10種戶外活動,而5種可以獨樂,5種與朋友同樂,這樣就能保有平衡人生,既有個人自由,又不離群索居。
3. 消費心理才是景氣關鍵。經濟學其實是一種心理學:看不見得手是將很多業務外包的後果,也是累積許多個人決策而成的”合理判斷”。但無論是多麼合理的判斷,人民都並未被賦予”神”的觀點,而最後一定會牽涉到民眾的感受問題,所以沒有永遠正確的判斷,也沒有百分之百的預測,只能靠不斷收集資料,讓直覺更加敏銳,透過分析捱看清楚民眾行為如何影響經濟。
4. 有創意才能站上世界,沒人去的機會更大。要到努力一定有回報的地方打拼,而過程中要記得敵人也可以是顧客。機會要用魄力來換:淘汰弱者創造更大的生存空間:不救弱者,其實就是給企業”倒閉的自由”。丟掉偏見機會湧現,別人不要的可能是鑽石。創業要能四海為家。格局與膽識的競賽:韓國在1997年IMF的危機中備受屈辱,為了不重蹈覆轍,大學與企業更是以培養世界通用人才為目標,一方面排除與韓國未來無關的人力,淘汰缺乏上盡心與專長的中老年人,一方面精實年輕人力,讓企業迅速茁壯,令人刮目相看。
5. 兩個世界,兩種需要: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成功模式根本不同,開發中國家需要的是基本生活物資,而已開發國家的商業原則是發掘並提供人們內心渴望的商品。戒精品是一種消費進化。現在的消費者是買一種生活方式:不要打價格戰,而是因為顧客喜歡她們的商品,才生意興隆。如果想要創造”知覺價值”就不能只是追求產品功能,因為如果一個產品只有功能,救不可能將價值合理化,而難以靠功能區隔市場的正是電子產品的特徵。
6. 創意的技術:找答案要先弄清楚目的(黃金圈理論),並對症下藥。要知道為誰而做/為何而作!
7. 未來等待的人才:
甲、人才力決定國力:比英文也比領導力,除了要魄力更要格局。
乙、一個國家領導人和政黨必須具備企業家的觀點(大前研一)。
丙、人才大戰無國界,know-how就是實力,收入落差加大成就落差,造成有為者四海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