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成功的品牌都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賴玉琳 著 財信出版
導讀心得:
這本書很務實,就是踏實地做好品牌與行銷的每一個小細節。由衷感覺到”高手在乎的都是細節”,把細節處理好,才能成大事/大格局。透過多看/多聽/跨界學習,每天不斷累積,找出自身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現在換我需要把自己當做一個產品,如何銷售讓更多的人了解,是我要面對的課題。
胤丞閱讀後整理成七個重點跟大家分享:
1. 品牌觀念與文化確認:
甲、品牌=差異化
乙、品牌組成元素:
丙、行銷人的特質:三八/敏感/多方吸收資訊
丁、3C世代,有差異化的部份將剩下:外包裝。產品外型設計。人機介面。
i. 若包裝盒搖動時有雜音,就是便宜的象徵,所以越高級的車,給人的感覺就是”車內沒有雜音”。
ii. 台灣廠商只把展場當做戰場,外商則是把整座都市,甚至是從機場就開始當做戰場,彼此的高度是不同的。
2. 官方網站打造第一印象:
甲、色彩選擇要符合目標族群的偏好(Ex.熱情-->紅色。理性思考-->藍色。理想-->綠色)。
乙、網站要高解析度,別讓使用者動捲軸,且一定要提供門市資訊。
丙、用”Google Analytics”來做分析。
3. 如何準備好一份好的銷售簡報?
甲、不斷客製化的公司簡介
乙、產品特色分析
丙、具比較性的事實與數字
丁、包裝產品的敘述與標題
戊、業界領導品牌的沾光式比較
己、媒體的報導與評比
4. 危機處理的五個步驟:
甲、調整心態
乙、查明真相
丙、成本精算時別忘了心佔率的換算
丁、將危機處理轉換成事件行銷
戊、處理危機過後的成效評估
5. 找對代言人的三個步驟:
甲、定位品牌或產品的屬性
乙、定義代言人的訊息要傳達至哪些區域
丙、定義出代言人的訊息要傳達給誰
i. 行銷數字蒐集
ii. 競爭對手資訊
丁、知名度=/=好感度=指名度
6. 如何準備一場好的簡報呢?-->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沒有”一體適用(One Size Fits All)”)
7. 怎麼才能把簡報或演講最佳化?
甲、提前掌握人數多寡(最基本條件)
乙、了解聽眾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