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式溝通表達訓練法> 諸葛正彌 著 李毓昭 譯 晨星出版
1. 芬蘭式溝通表達訓練法鍛鍊能力的優先順序:
甲、發想力
乙、邏輯力
丙、表達力
丁、批判思考力
2. 發想力:
甲、紙牌=由一個關鍵字衍出枝葉,在將相關詞語連結起來的技巧(在我的觀點來看,這就是心智圖法的自由聯想),從一個分枝展開,以擴大視野。因此,我們要以輸出教育為訓練來吸收知識。製作紙牌的進行重點:
i. 先寫出框架(5W3H)
ii. 沒有時間限制
iii. 也可以寫動作或狀態
iv. 請用簡潔詞句表達
乙、並查看學員寫好的紙牌,可以從裡面的缺失大致了解學生疏忽哪一方面的關聯,之後可以加強學生的弱項。因此在做紙牌的時候,要養成分辨與分析的習慣。
3. 邏輯思考力:從5W3H(What, When, Who, Where, Why, How, How much, How do you feel)下去思考並進一步說明,再加上幾個具體理由(客觀事實),意見將會更具說服力,讓人有共鳴,產生同感並增加認同。只要能想得出理由,就會有出人意表的發展。符合邏輯的句子有”起承轉合”,並讀出每一句話的重點。
4. 培養論事能力的流程:
甲、思考自己某個想法的理由。
乙、問自己這個理由真的夠好嗎?
丙、站在對方的力場思考自己的想法。
丁、不管對方說什麼,都不認為是錯的,仔細聽完對方的話。
5. 批判思考力是為了變得更好,養成先想一下再說的習慣很重要(消除自以為是),可以讓人自我檢討並加以改進。
6. 批判思考力不要受到以下束縛:
甲、撇開先入為主,自以為是的想法(打消第一印象),練習用不同角度去看事情
乙、以具體原因來思考可能性(一定要說出優點,也可舉出缺點,設法改進),避免說不出原因的批評,因為會讓人無從改進起。
丙、多發想來擴大可能性,但別太極端。
7. 如何增加溝通力與問題解決力
甲、善於溝通=善於回應(傾聽力:要教小孩徹底做到”注意聽對方說話”+閱讀力:看書=/=K書,是為了抽取需要的資訊)
乙、上台說話可以增加表達力(因為多練習的緣故)
丙、表達力(對外的能力)=理所當然地表達出理所當然的事情,並向對方告知自己的想法(具體說明的重要性,缺乏表達力的人無法提高解釋力)。先思考如何連結關鍵字,然後從關鍵字(選擇與安排很重要)組合成完成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