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作者: 趙穎
- 出版社:樂金文化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9/03/27
- 語言:繁體中文
每週一曲:The Midnight - We Move Forwar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OZL6UMjIo)
在企業從事培訓工作,最常遇到的就是人資夥伴。人資夥伴很常被弱化成支援單位,只是我也看過有些頂尖公司人資夥伴真的做出戰略夥伴的高度,深感佩服。《職場如此殘忍,你要無可取代》作者趙穎是中國最大人力資源平臺「三茅網」累積千萬點擊率超人氣作者,從人資角度出發,來看職場面臨的實務情況,透過實務剖析找出可以依循的原則,並讓讀者可以實際操作來幫自己的職務加值。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那就是鐵飯碗的定義: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的飯,而是一輩子走到哪都有飯吃。希望你也能透過閱讀《職場如此殘忍,你要無可取代》這本書,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成功關鍵優勢。誠摯推薦《職場如此殘忍,你要無可取代》。
以下是我讀本書有感的重點摘要:
- 原來,大學老師沒教的、以為不需要懂的,再多讀點書就發現:你要成為什麼人,你得先知道你是什麼人,在你審視自己的價值觀、EQ、認知風格時,你就開始頓悟、開始成長。當你確認了自己是誰,換不換工作?換什麼樣的工作?換不換伴侶?換什麼樣的伴侶?如何在職場勝出?都不再是難題,而變成會自動配對答案的人工智慧。
- 你的價值等於年輕人或機器,當你的人力成本超過,不是被人取代,就是被機器取代。每個人一定都有他的價值,如果你只是做一份工作,比如華為的工程維護人員,你在消耗你的價值,但如果,這期間你有補充的價值進來,就是增加你的價值。
- 我不認為,有價值的事,只限於與職場競爭力有關的事。只要你投入過,愛過的事,同樣有價值,同樣會存入你的價值帳簿。換句高級點的說辭:你建立了多維競爭力。
- 與其盲目追求表象,不如打理好日常:我們想成為的樣子,和我們真的能成為的樣子,總是不一樣。我們是不是一定要成為想成為的樣子呢?
- 最好的生活節奏,就是你自己的節奏:激勵自己,只是一時的強心劑,生活,還是需要你學會沉浸其中去享受,而提升,就會自然而來。有了目標,接著只要順勢而為。
- 保住工作第一法則:找對定位,你是什麼位置,做什麼事情。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輝煌,我們沒有魔法棒,時間、體力都有限,我們能做到的,只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 人的欲望決定他說話的方式,聽聽副總如何說,就知道他在想什麼:毀你還是愛你!去打電話吧!
- 今天偷做點明天的事,未雨就先綢繆:今天做明天的事,未雨就綢繆,這就是預見性,這就是戰略思維,多難呢?一點都不難吧。戰略不是喊口號,不是一句空話,戰略是有清晰的、明確的、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並且,有行動目標(比如一天約到三個人)!在行動中不斷追求、不斷選擇、不斷取捨。
- 提升創造力,從保持興趣做起的四原則:
- 孩子一樣,對事物保持興趣。
- 立刻採取行動,不要等。
- 收集、分析掌握的資訊,整理出屬於個人的想法。
- 在此經驗上,逐步形成邏輯思考的習慣。
- 跟職場拖延症說掰掰:
- 先承認拖延就是天性!
- 想清楚自己要做的事
- 提升品質不是拖延
- 如果確診,請治療!
- 與其貪心練新招,不如練熟老招,職業發展終極目標是什麼?
- 投資自己,攢一點個球,只賺不賠。
- 哪裡是職業發展終點,我不知道,但去找斜坡、去滾很重要。
- 滾石不生苔,你必須去滾,去不斷行動,待著不動,雪球不會變大。
- 坡不足夠斜,向下作用力不足夠大,你要學會找個人踢你屁股。
- 如果找不到人踢,或者別人沒義務天天踢,你要學會自驅自滾。
- 能體現個人價值,就總有飯吃,而價值體現在於發揮個人優勢,也在於聰明地找到平臺優勢。
- 主管要有人愛,得要當責:對別人負責之前,先學會對自己負責。
- 提高自己的綜合判斷力
- 發揮管理者的決策能力
- 掌握真實資訊
- 認真對待細節
- 制訂流程管理(白紙黑字)
- 避免內耗
- 沒靈感,先放空一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