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胤嚮筆記259《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    

9789869376488-1.jpg

  • 譯者: 謝儀霏
  • 出版社:久石文化
  • 出版日期:2018/12/15

 

每週一曲:Happ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ZSe6N_BXs)

 

一年的開始,依然一早六七點就起床,既然醒來,就維持每天的既定作息,閱讀。而今年元旦的閱讀書目是《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看起來是在談學員的學習情況,但是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著手,看這本書很有共鳴感,因為90%的內容都跟我所做的如出一轍,會覺得自己好像遇到知音一樣,越看也越讓我佩服楊田林老師的講師訓課程。為什麼呢?因為田林老師把學理上很複雜的內容透過楊士比亞曰的金句做了非常好的中翻中轉換,讓人一聽就記得,一聽就懂得,這也是我學習的標竿典範之一。

而我在閱讀《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有不少共鳴之處,像書中所談記得你不需要一次就做到好。期望自己在一、兩年內就晉升「卓越」並不實際。因為你不是要一口氣就改變一切,你必須排出優先順序,決定哪個部分是當務之急,把心力放在具體可行的步驟上,按部就班往目標前進。這也是我不斷倡導把目標切細,然後按部就班專注完成,重點在於前進,而非完美,這次沒有做好,就做好檢討,並在下次類似任務中避免犯相同的錯誤。誠摯推薦您閱讀這本書《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因為2019教學將會有所不同!誠摯推薦!

 

以下是我讀本書有感的重點摘要:

  • 大多數時候我們所做的事,就是我們大多數時候做的事:人天生好奇,但好奇心很脆弱。人天生好奇,但並非天生善於思考。除非認知條件恰當,否則我們會避免思考:我們普遍以為大腦的功用就是思考,但其實大腦並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用來讓你不用思考的。因為大腦其實不那麼善於思考,思考很慢,而且不可靠。不過,如果動腦能有圓滿的結果,人會喜歡動腦。人喜歡解決問題,但不喜歡苦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此原則意味著教師應重新考量如何鼓勵學生思考,盡可能增加學生得到伴隨成功思考而來的強烈喜悅之機會。

 

  • 人們會找機會思考,但這麼做是有選擇性的。我們選擇那些有點難度,但看似有機會解決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能帶來愉悅及滿足感。要解決問題,思考者需具備來自環境的足夠訊息、工作記憶的空間以及長期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事實與程序。

 

  • 我認為身為教師的我們,有時候太急於得到答案,卻沒有用足夠的時間來闡述問題。備課時,從希望學生下課前能獲得的訊息著手。下一步,你應考慮這堂課的中心問題為何,該怎麼提問才能讓問題難易適中,吸引學生注意,並顧及學生的認知限制。

 

  • 要先有事實型知識,才能培養能力:過去三十年來的資料引導出一個科學上無法反駁的結論:縝密思考需要瞭解事實,而且不只是因為需要事情才能思考。教師最關心的環節—批判思考過程,如推理和解決問題—都和儲存在長期記憶裡(不只是在環境中的)的事實型知識 密不可分。而認知科學研究所得的結論是明確的:我們必須確保學生在練習批判思考能力的同時,也能掌握背景知識。知識對於閱讀理解是不可或缺的,背景知識幫助你瞭解別人在說什麼或寫什麼。

​​​​​​​

  • 把環境中個別的訊息拼在一起的現象就稱為意義組塊 (chunking),其優點顯而易見:如果訊息可以拼組成塊,工作記憶就能容納更多東西。不過,妙就妙在只有在你的長期記憶中有適用的事實型知識時,才有辦法進行組塊。因為工作記憶的空間量並不是由字母多寡決定,而是由有意義的單位而定。

​​​​​​​

  • 要培養認知能力,要先具備背景知識:心理學家預估頂尖西洋棋手的長期記憶中可能儲存了五萬份棋譜。因此,即使在西洋棋這種大家認為是典型的思考推理遊戲中,背景知識依然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

  • 我們能告訴學生詮釋實驗結果時,科學家對異常(也就是出乎意料的)結果特別有興趣。出乎意料的結果顯示他們的知識不盡完全,而這個實驗包含 了新知識蘊藏的種子。若想結果能出乎意料,你得先有所預料!而對於結果的預料,則是根據你對該領域的知識。說到知識,具備越多知識的人,知識增長得也越快。如果你對特定主題知道越多,就越容易理解該主題的新訊息。

​​​​​​​

  • 確定學生已具備大多數的知識基礎,才要求他們進行批判思考:我們的目標不只是讓學生知識廣博,而是要讓他們具備足夠知識,藉此能進行有效思考。

​​​​​​​

  • 知識一定要有意義:教師千萬不可因為知識重要就逐條列表(不管是淺顯的還是詳細的)要求學生背誦。當然這麼做可能有用,但效果非常有限。知識要能發揮作用,必須是概念上的,而且各項知識間得彼此相關才行,所以列表學習是沒有用的。

​​​​​​​

  • 記憶是思考的殘餘物:要達到有效教學,你必須仔細留意作業會讓學生實際思考到 什麼(而非你希望他們思考什麼),因為那才是他們之後會記得的。

​​​​​​​

  •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通常希望學生記住事物的意義,所以光說「你應該思考意義」是不夠的,你必須思考正確的意義層面。要讓訊息被學會 (也就是說進入長期記憶),訊息必須停留在工作記憶一陣子。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專心於訊息上。再者,學生如何想起這個經驗,完全決定了最後什麼會進入長期記憶。

​​​​​​​

  • 學生通常覺得好老師就是能把「內容教得有趣」的老師。老師並沒有在內容上投學生所好,反而是和學生互動很有一套,能抓住學生的心。因為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濃縮成兩項:教授看起來人好不好?課程是否有條有理?在我們心目中,好老師的評斷標準大多是個性與風格,但那只達成了有效教學的一半。笑話、故事、和藹態度都會激發善意,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是我們怎麼能確定學生會去思考意義呢?這就是好老師的第二個特質了—條理清晰地組織教案中的概念,讓學生能夠理解並記住。

​​​​​​​

  • 從學生會思考什麼的角度來審視教案:在你具備這些經驗之前,最好的辦法就是仔細思考你的學生會對作業有什麼反應,以及作業到底會讓學生思考到什麼。就我的經驗來說,科目之間的轉換(或對高年級學生來說,換教室與教師)就足以爭取到學生幾分鐘的注意力。通常在一堂課的中間會需要來點變化,把已經雲遊四海的學生抓回來。但不管你用什麼方法,都要好好思考該如何把吸睛活動和課程重點作連結。學生能瞭解其中關聯,並把對活動的興奮放到一旁繼續課程嗎?如果不行的話,有辦法調整活動內容,幫助學生順利轉換嗎?也許教師可以將羅馬寬袍罩在平時的服裝外,課堂開始後幾分鐘就脫掉。也許「某樣金屬物品」的實驗可以在解釋完基本原理,當學生心裡有底了之後再進行。

​​​​​​​

  • 我們在已知事物的架構下理解新事物,而大多數我們所知都是具體的。深入理解意味著全盤理解, 理解了抽象概念以及實例,還有之間的關聯。這樣一來,我們就比較清楚為何多數學生一開始學新概念時都只得表面皮毛了,因為深層知識比表面知識難獲得。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兩道題目之間的相似點。而要能利用例題的解法,他必須看透表面結構是怎麼布局在深層結構上的。就好像他能瞭解腫瘤題及其解法,但遇到堡壘題時,又想不出軍隊的角色是等同於放射線、腫瘤還是健康組織。如你所料,若題目中組成部分多,解法步驟又多的話,要比對已解題目和新題目之間的對照關聯難度提高就會妨礙知識移轉應用。

​​​​​​​

  • 要協助學生瞭解,就得提供實例,讓學生比較個中差異,明說暗指強調深層理解,且你對深層理解的期望要實際合理:雖然深層理解是你的目標,對於學生可達到的目標與速度要 有合理期待。深層理解得之不易,是充分練習下的產物。如果學生對複雜主題尚未有深層理解,也不要喪氣。表面理解已經勝過完全沒有理解,況且表面理解是通往深層理解的必經過程。你的學生要發展到真正深入理解可能需要數年,任何教師充其量只能帶領他們走上這條路,並掌控前進的節奏。

​​​​​​​

  • 沒有充分練習,腦力活動幾乎不可能熟練自如:練習是為了獲得能力和不斷精進,這兩大主因顯而易見,沒什麼爭議。比較參不透的是,即使你看似精熟某事,卻仍然要練習,而且練習也沒讓你更進步。怪雖怪,這類練習在學校教育中卻是不可或缺。練習能帶來三個好處:強化學習進階技巧必備的基本技巧+防止遺忘+提升知識應用能力。

​​​​​​​

  • 練習可用高階能力來包裝:要做到不假思索,需要大量練習,而聰明的作 法是將練習分散,不只是時間上,還要分散於不同的活動中。盡可能想出有創意的方法來練習非常重要的技能,但請記得,學生在處理更高階技能之時,依然可以練習到基礎的能力。

​​​​​​​

  • 專業技能甚至從犯錯的類型也能看得出來。專家即使出錯,也是優雅地犯錯。換句話說,專家的答案即使不正確,其錯誤答案通常也猜得不賴。和新手相比,專家比較善於挑選出重點,想出合理的解決辦法,把知識移轉運用到類似的領域上。專家不會像初學者那樣只思考表面結構,而是從功能方面思考,也就是深層結構。

​​​​​​​

  • 教學和所有複雜的認知技能一樣,一定要練習才能進步。而練習除了需要回饋外,往往還意味著要投資時間於非目標任務上,因為從事這些活動可以提升目標任務的品質。

​​​​​​​

  • 如果你想當個更好的教師,就不能滿足於只是年復一年累積經驗。你必須練習,而練習就表示:
    • 有意識地求進步
    • 針對你的教學尋求意見回饋
    • 為了進步而從事某些活動,即使該活動未直接和你的工作相關

​​​​​​​

  • 教師試圖引導學生的思緒走入特定的路徑,或許繼續探索更寬廣的新領域。那對教師來說 也可能是全新的國度,師生要一起踏上旅途。教師始終鼓勵學生繼續向前邁進,遇到障礙也不要灰心,利用過去旅程的經驗來鋪路,並欣賞沿路美麗的風景與給我們的驚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趙胤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